最新文章
【设计】一次讲透,美工与设计师的分水岭
在当今快速变化、竞争激烈的时代,现在已经从之前的“淘金时代”正式转入了“炼金时代”。几乎你能想到的任何事业,都已经有人在做,这其中比较容易,或者确定性比较高的,甚至已经有巨头把守。
现在没有沙里淘金的机会了,存量的富矿已经开发殆尽,我们可以做的只能是从更加不确定的地方入手,用提炼的方式提出假设,开拓自己的利基市场。
眼下,不管你是要自己创业,还是要帮你的领导客户更好地发展,炼金术都胜过淘金术。
而提炼的方法中,设计思维我认为是最为有效的。因为它兼顾了乐趣和效率,创新和规则,并且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工具。
可以凭借一份简单的说明就上手,也有着几乎无穷的研究深度。
普通人关注结果,优秀的人追问原因,顶级高手改变模型。
当下我们说的设计思维,更多是一种配合工业生产,消费商业的思考方式。蒂姆布朗在《IDEO,设计改变一切》书中的定义我觉得很准确:
设计思维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创新方法,它借鉴了设计师的工具包,将人们的需求,技术的可能性和业务成功的要求集合起来。
设计思维是一种通过运用设计者的敏感性和方法,考虑什么是技术可行的和什么样可行的商业策略能够转化为客户价值和市场机会,以匹配人们需求的学科。
这是目前国际最流行的几个设计思维的流派和它们的梗概模型。
NN/g 尼尔森诺曼集团的设计思维方法
设计思维的四个关键环节
设计冲刺的设计工作流程
应用于用户体验设计的设计思维
我们观察这几个流派,取它们的交集,会得到四个主要的板块:
1 共情洞察,发现需求
2 重新定义,整合概念
3 构建原型,快速实现
4 测试迭代,实战应用
下面我们会就这四个板块一一说明,带大家一起快速走完一遍设计思维在具体事物中的应用。
第一步:共情洞察 搞清楚环境和相关者需要,发现隐藏的机会
爱因斯坦曾说:“如果我有一个小时来解决问题,我会花 55 分钟来思考这个问题,然后再花 5 分钟的时间来求取它的答案。” 这句箴言深刻揭示了共情洞察在设计思维中的关键地位。在解决问题或开展项目时,前期的深入思考与洞察至关重要。
这一步骤如同在黑暗中摸索路径,只有充分了解所处环境和相关者的需求,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现实中,80% 失败的项目,就折戟于没有将足够的资源投入到前期思考,往往一拍脑门就匆匆上马。就像一只早起却没有摸清环境的鸟儿,最终只会成为鹰的猎物。相反,若能在这一步走对,就如同拿到了通往成功的钥匙,能够战胜大多数仅凭借才华却忽视前期调研的对手。
例如,在开发一款针对老年人的智能健康手环时,若不深入与老年人沟通,不观察他们的生活习惯和实际需求,仅仅从年轻人的视角去设计功能,很可能导致产品功能复杂难用,无法满足老年人真正的需求。而通过深入的共情洞察,了解到老年人更关注紧急呼救、简单的健康数据显示等功能,就能为后续的设计奠定正确的基础。
第二步:重新定义 算清楚为什么这个事物是成立的,才可以从原理出发产生更好的方案
重新定义并非莽撞地推翻之前的规则,而是深入探究规则底层的本质。这一步要求我们算清楚为什么这个事物是成立的,从原理出发产生更好的方案。一切的改版、推陈出新,都应以最底层的逻辑和实际的需求为出发点。
比如,在传统的教育领域,人们一直认为学习就是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但当我们运用设计思维重新定义教育时,就会发现学习的本质是知识的获取与能力的培养。基于这一本质,在线教育、翻转课堂等全新的教育模式应运而生,打破了传统教育的局限,更好地满足了不同学习者的需求。
再如,智能手机的出现,也是对通讯工具的重新定义。它不再仅仅是打电话、发短信的设备,而是整合了通讯、娱乐、办公等多种功能,从人们对于便捷生活和多样化需求的底层逻辑出发,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第三步:构建原型,快速实现 —— 以小见大,加速进化
在构建原型阶段,追求绝对的快速是关键。设计方案不一定要精美,甚至不一定要创新,但一定要有效。
以往制作原型图,每次新项目都需要使用 Sketch 等工具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而如今,AI 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带来了新的便利,像 Cursor 等工具可以快速帮我们生成原型图,用于向客户展示项目逻辑跳转,且效果足够满足需求。
这就好比搭建一座临时桥梁,虽然它可能不够华丽,但只要能快速搭建起来,帮助我们验证想法、跨越障碍,就是成功的。例如,某互联网创业公司想要推出一款全新的社交 APP,他们没有花费数月时间精心打磨一个完美的产品,而是利用 AI 工具在短时间内生成简单的原型,快速向潜在用户和投资人展示产品的核心功能和使用逻辑,收集反馈并进行调整,大大缩短了产品从创意到落地的周期。
第四步:测试迭代,实战应用 —— 在实践中雕琢完美
设计思维的核心,就是不断测试迭代的过程。以 APP、小程序的设计为例,在完成设计图后,我们必须紧跟流程走一遍,检查是否能完整跑通。从最基本的功能出发,都要以用户体验为主,反复演练。
这就像工匠打磨一件艺术品,每一次测试都是一次打磨,每一次迭代都是一次改进。通过不断地测试,发现问题、收集用户反馈,然后进行优化和改进,让产品逐渐趋近完美。
总结:设计思维的核心精神
设计思维的四个步骤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它不仅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创新哲学。无论是在商业创新、产品设计,还是社会问题解决等领域,掌握设计思维,都能帮助我们突破困境,创造出更有价值的成果。
最后:
用孩子般的单纯去共情,
用科学家般的严谨去定义,
大胆快速地做出原型,
带领众人不断迭代,
用乐观的态度重复以上步骤。
我们都可以的!希望今天这篇文章可以让你感觉到设计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