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按二维码关注
每个人的大脑里都有三座监狱

有一部非常经典的电影叫《肖申克的救赎》,电影里说,如果人在监狱里呆久了,就会习惯监狱里体制化的生活,到了正常社会反而不适应,这种思维被固化的现象就叫“肖申克现象”。其实啊,咱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就会有这种思维固化的现象,不知不觉就影响了我们的正确认知。最近,科普作家刘未鹏说,我们的大脑里就有三座肖申克监狱。

第一座监狱叫知识的牢笼。先讲个心理学实验,研究人员让志愿者心里想着一首曲子,然后用打拍子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别人通过拍子猜曲目名称。当然,曲子是最简单的那种,比如什么《小星星》、《世上只有妈妈好》之类的。实验中,打拍子的人就觉得,这么简单的曲子怎么可能听不出来?所以他觉得别人猜中曲目的概率至少在50%以上。可结果呢,只有2.5%的人能猜出来。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打拍子的人,自己本来就知道答案,他没有设想到别人听拍子时候的感觉,这就会影响他对概率的判断。这种情况就是知识的牢笼,指的是因为掌握了一些知识,有时候反而会因为先入为主,影响了判断。当然了,这并不是说知识不重要,而是说咱们生活中大多数情况都没做到换位思考。比如有些父母为子女规划人生,结果最后往往是好心办坏事,就是这个道理。

大脑里的第二座监狱,叫思维的牢笼,就是说,咱们的大脑经常陷入思维定式。比如说有这么个故事,在美国和墨西哥边境,看守警卫看到一个男人骑着自行车,把手上放着个箱子,警卫让他打开箱子,结果发现里面全是沙子。第二天,这个男人又来了,还是骑着自行车带着个箱子,警卫打开一看还是沙子。这样过去两个月,这个男人每天都穿过边境,每次都带着一箱沙子。最后这名警卫终于崩溃了,说:“你每天都骑着自行车,带着一箱沙子过境,到底想走私什么呢?”结果那个男人回答说:“自行车。”你看,在这个故事里,警卫认为走私的物品一定是放在箱子里,这就是一座思维的牢笼,咱们日常生活中也经常犯类似的错误。

其实,想跳出这个思维的牢笼也不难,有三个方法。

第一是把问题加上“可能”两个字。比如老师递给学生一把锤子,让大家说它的用途。老师分别尝试了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这是一把锤子”,第二种说法是“这可能是一把锤子”。仅仅加上了“可能”两个字,同学们所给出的用途就大大增加了。这种条件式的表达,非常有助于突破思维定式。

第二是出声思考,也就是说,你得说出来。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验,就是在请教或者和别人讨论问题的时候,更容易在电光火石的争论中突破瓶颈。这是因为,用语言来表达,相当于做了更加深度的思考,也更容易发散思维。

第三个方法是参照别人的思维,多和别人讨论。因为每个人的思维边界不同,你认为的显然,在别人眼里可能是不一定,就像在黑夜里没法看到黑色的字,可在白色的背景下就映衬得一目了然了。

你看,用这三个方法,就可以帮你摆脱大脑里的第二座监狱,思维的牢笼。

最后咱们再说大脑里的第三座监狱,叫情绪的牢笼。就是说,咱们的判断通常会受情绪的左右。有个著名的铁索桥实验,参加实验的人要穿过一座铁索桥,期间会有一位漂亮的女助手拦住他们,一组是在桥中间拦住,另一组是在桥尾拦住。女助手跟他们交谈后,会留下电话号码,并说“欢迎打电话给我啊”。结果,在桥中间被拦住的那一组,事后会更愿意跟女助手联系。这是因为,跟那些已经到桥尾的人不同,当这些人在桥中间时,会情绪高涨,心跳加速,手心湿润,这跟被异性吸引时的特征非常像,结果大家就下意识地觉得,自己是被女助手吸引了。其实啊,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儿,他们之所以出现心跳加速这些征兆,是在铁索桥上走路吓的。更关键的是,这些人还走进了情绪的牢笼,并不觉得是归因错误让他们觉得女助手有吸引力,而是从心底里认为,女助手就是有吸引力。

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的例子。比如热恋中的情侣,父母越是干涉,他们的情感反而会越热烈。因为他们不会觉得这是家长干涉造成的,而是真心觉得情感越发强烈。罗密欧与朱丽叶就是这样的,所以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你看,不知不觉间,我们被情绪牵着鼻子走,还会错误地认为这就是我们的理性决策。

上面就是刘未鹏总结的三座肖申克监狱。在《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的最后,主人公成功越狱,获得了向往已久的自由。而我们在真实的世界中,也应该打破大脑中的这三个牢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出更明智的判断。